巍巍王宗岳浩浩太極拳,千山當俯首不敢忘前賢。
  • 布武首頁
  • 免費體驗
  • 開課班別
  • 發表觀點
  • 記錄心得
  • 課程介紹
  • 海外課程
  • 學習地圖
  • 太極運動
  • 太極養身
  • 聯繫我們
  • 關於宗岳
    • 宗岳理念
    • 宗岳四論
    • 武禹襄
    • 宗岳四術
    • 宗岳傳承
  • 總會資訊
    • 宗岳規章
    • 聯盟道館
    • 宗岳太極相關武術用品
  • 影音課程
巍巍王宗岳浩浩太極拳,千山當俯首不敢忘前賢。

吃火鍋和鬆---台北中和班余遠志

1/18/2017

1 評論

 
昨天去吃火鍋,當去拿加湯的壺時,沒想到湯裝的很滿,一時拿不起來,****,其重量立刻反串回腰和湧泉。這讓我想到,如果有一天,當我拿一根牙籤也可以有這樣的體感時,我的手、身、腳或許可以比較接近王宗岳太極拳論中所說的「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境界

從上宗岳門太極拳的第一堂課開始,就聽到老師和師兄們一直在言談中,提到「串勁」這兩個字。請教老師串勁要怎麼練,得到的答案是「****」。

最近練三勁匯流後,串勁到腰的感覺愈來愈明顯,然後試著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都維持這樣節節貫串的體感。

當身體慢慢習慣節節貫串後,拿起一個湯壺,湯壺的重量反串到腰和湧泉,不也是很自然的事?!

真正的「不用力」很難。我們由出生開始,學會拿奶瓶、學會翻身、學會爬,到學會站、會走路、會跑、跳,身體各部份的神經和肌肉已經很自然的會用力去維持身體的平衡。一下子要叫肌肉不用力,肌肉做不來。門內有的師兄是由浮手功來突破「不用力」,我則是由「躭肩」來突破「不用力」。****比較法要點約40字****。

在這個過程中,最吊詭的是,如果手、身、腳無法感覺到在用力,當然就不覺得自己在用力,就會認為自己沒有用力,但實際上,自己身體可能還是有地方在偷偷用力,否則當手指去拿一根牙籤、一張衛生紙或其它更輕的東西時,其重量應該會回串到手、身、腳和湧泉。

******重要觀念(約50字)******,才能「因敵成體」。

「因敵成體」不是對方擺一個招式出來,就出一個相應的招式去破對方的招式。「因敵成體」是當接手時,***約20字要點***,以做到引進、落空,合即出。

猶記得剛開始練引落術時,常被老師糾正:手腕用力了、手肘用力了、肩膀用力了、肩偷跑了、身體先動了、身體怎麼不會動......。那時還不會串勁,所以一直苦惱著,身體到底什麼時候該動?什麼時候不該動?身體動也被糾正,不動也被糾正,還真的有點無所適從。

後來慢慢體會到串勁了,才發現,串勁後,***約50字操作要領***,很容易可以做到外三合。但因為是用了一點力而擰出來的串勁,身體容易犯硬,變成餵勁的師兄要餵給我稍微大一點的力,身體才會動。

現在用「不用力」****,看看手、身、腳能不能愈練愈「輕」,短期目標是要練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當然啦,這麼練,是不會讓我的體重在體重計上有什麼變化,但身體內在的變化,身形的變化,卻是一直默默地、有感地在進化中。

這兩年多來,學到很多觀念和功法,其實身體上的體會、心智上的領悟,遠遠超過上面的文字所能描述。例如很神奇的是,內家有些功法,像是翻筋轉骨和躭肩,練法平淡無奇,乍聽之下,會以為老師在開玩笑,這麼簡單的功法能練出什麼名堂?!但練下去就知道,它的功效非常巨大。只是很多時候,大家選擇不相信練了會有什麼用,就不練了,實在很可惜。

「相信」是很重要的。如果不相信「不用力」能有什麼作用,自然就不會去練習「不用力」,如果不相信「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是可以做到的,自然就不會以這個做為目標。如果不相信「鬆柔」的存在,又怎能練出「鬆柔」?

說了那麼多,我下次要記得問問火鍋店:「請問牙籤放在那裡?」
1 評論

    本館記錄

    這裡是紀錄與心得分享的開放空間,歡迎蒞臨指教。

    存档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十月 2019
    三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五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一月 2016

    分享者

    全部
    台北中和2班林坤原
    台北中和2班洪聖雄
    台北中和2班鄒菲玲
    台北中和班余遠志
    台北中和班余遠志
    台北中和班楊明峰
    台北中和班楊明峰
    台北中和班鄭仰傑
    台北中和班黃炳森
    新竹光明班徐代勇
    新竹光明班徐代勇
    新竹光明班簡煌晉
    新竹光明班陳一心
    館長

    RSS 訂閱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