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王宗岳浩浩太極拳,千山當俯首不敢忘前賢。
  • 布武首頁
  • 免費體驗
  • 開課班別
  • 發表觀點
  • 記錄心得
  • 課程介紹
  • 海外課程
  • 學習地圖
  • 太極運動
  • 太極養身
  • 聯繫我們
  • 關於宗岳
    • 宗岳理念
    • 宗岳四論
    • 武禹襄
    • 宗岳四術
    • 宗岳傳承
  • 總會資訊
    • 宗岳規章
    • 聯盟道館
    • 宗岳太極相關武術用品
  • 影音課程
巍巍王宗岳浩浩太極拳,千山當俯首不敢忘前賢。

 略 論 太 極 動 靜 之 機 . 鬆 柔 一 體---台北中和班楊明峰

5/21/2016

0 評論

 
〈王宗岳太極拳論〉言:『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首段之言,開宗明義,點破內家武學核心理論之根本;而其餘後段之述,終不過在闡明首段之論,亦不離首段之範疇。無極者,無形無象、沖虛空靈,而太極者,是因無極而生,必以鬆柔虛空為本體,若以太極入拳理則必然大鬆大柔;並在動分靜合之中,行分擊合擊之術,與敵融合,走黏一體,順勢而為,以達懂勁知全,萬法歸宗之境界!
 
  拳法要旨既躍然其上,運行之時萬變不離其宗,從人順敵之勢,自當以鬆沉柔靜相合之,然何謂鬆?…………………太極之鬆,非虛無飄渺,非空泛無物,非軟塌綿散;〝鬆〞不能自我感覺良好,〝鬆〞不能只是膚淺之想像,〝鬆〞不能只有形而上之空中閣樓,因而純以意念終無法成就太極之鬆…………………〝鬆〞要有文化、精神、內涵、底蘊、技術、功法;鬆是活潑,而非死凝;鬆是靈明,而非呆滯。真鬆,用技必可順暢無礙;假鬆,用技必然窒礙難行。
 
  古人曰:『輕如蟬翼,重若崩雲』、『柔而不軟、綿裡裹針』王宗岳言『察四兩拔千斤之句,顯非力勝』明示鬆柔之法,非以力勝人。四兩、千斤之比,四兩顯微不足道,意即當以極輕極柔之勢,引落合出牽動對方為我所控,以走黏的施展,進入融合的狀態,以指領的精妙,進行敷鎖的控制,絕非力鬥偏長,更非以四兩、千斤之力見之於敵,而是武學的全圓,理技的完美。
 
   然而亦有不明究理之輩援古之拳諺:『勁生於筋,力出於骨』,據此提出質疑,引為反證,進而雜以剛強之力,視為太極之法。此乃望文生義之弊,以現代人之標準,錯解前賢之深意。古之所言〝力氣〞者,非西方思維下之「橫力」、「肌肉力」之「蠻力」也。中國武術力學所謂「力氣」者,乃力與氣之相合也,力出於氣,氣能生勁,氣與力(勁)終必合而為一,方合武學之正道也!此與西方之力量觀點迥然相異,其精深細膩之處更殊然比擬!
 
  氣為力之源,勁為氣之本,一代宗師武禹襄以氣馭鬆,將鬆柔之妙,提升至氣之境界,是以《打手要言》中全文,皆以〝氣〞貫串。然武禹襄之氣同非西方空中之氣,亦非傳統呼吸吐納之氣,更非意念之氣、隔空發氣;而是〝鬆柔的自己〞,自己即為〝鬆柔如氣〞之本體………………  自己就是氣,氣就是你自己!欲達此氣,須以拳論為宗,依拳法而行,不在於你給予多少,而在於你願意放下多少!極鬆極柔,而能極輕極靈,其後無形無象,敵便無隙可乘,無處可制。
 
   欲達無為之道,當行無不為之法,而行無不為之法,當符合無為之道。凡此總總,一切需依理而行,指領貫串之術,環位軌跡之鑰,時刻應和其中,是以『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微乎微乎,至于無形,神乎神乎,至于於無聲』融合於敵,而後所向披靡,在幾近寂靜無聲之中,行雷霆萬鈞之勢,徹底瓦解敵方攻擊與防禦,完整實踐『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內在之戰略標的!

​台北中和班 楊明峰
0 評論

    本館記錄

    這裡是紀錄與心得分享的開放空間,歡迎蒞臨指教。

    存档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十月 2019
    三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五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一月 2016

    分享者

    全部
    台北中和2班林坤原
    台北中和2班洪聖雄
    台北中和2班鄒菲玲
    台北中和班余遠志
    台北中和班余遠志
    台北中和班楊明峰
    台北中和班楊明峰
    台北中和班鄭仰傑
    台北中和班黃炳森
    新竹光明班徐代勇
    新竹光明班徐代勇
    新竹光明班簡煌晉
    新竹光明班陳一心
    館長

    RSS 訂閱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