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心得
第(一)至(二五)堂
2016/2/27-2016/10/15
學員:鄒菲玲
體質太弱,才想著習武強身
而這半年以來確實明顯感覺到自己精神變好。每週教的進度,提神效果都非常顯著,即使只是短短地練個十分鐘也可以馬上有精神,放鬆、平靜、明朗。練習的時候,去感覺身體卡住的地方,思考,再設法排除,到位,也是很有趣的探索與體驗。
正因為打拳對身體結構的要求,讓自己首度有意識、並面對了長年積累的結構不正確:頭部前傾、駝背、脊椎側彎、骨盆前傾…。也真正感覺到姿勢錯誤對身體所產生的壓力。所以除了平時上課的進度,平常記得的時候,就會提醒自己好好地頂頭懸,再把姿勢調整好,無法一次到位,就邊作邊感受,邊修正。
練武強身,其實,也強心
這段期間的學習感想是,有些動作做不到位,不只是由於身體條件還卡著,也需要相應的心理條件才行。
比方說,在練中平引落摔的時候,第一腳的重心一直移不到前方,不是被身體綁著,而是被害怕綁著…面對威脅反而向前踏去,這是需要多大的膽識…連對空氣單練都還要向自己信心喊話,逼自己把重心前移。在被摔的時候,不能害怕,才不會讓身體受傷。
更主動的面對威脅,利於攻擊也利於防禦,身心連帶的結果,為了在動作上作對位,也習得了更為強健的心理素質。
有趣的是,課堂上的實作除了讓我們得以小窺門內技術在武術上的效用;這些技術同樣也是一套處世哲學、是在俗世中打滾的手腕技巧。平行疊臂、引落、避正打斜…可謂是上班族必備的太極基本功啊!
門內的力,很美
我對武術的概念是零,對力學的認識也只有牛頓運動定律。門內對力的操作於我而言,是個全然嶄新的世界。
走結構力不走肌肉力、鬆鎖定或指領的概念本身就是驚人的取徑與自信;持刀的回授力;正確站姿所形成的彈性…等等。這都是過去未曾理解的身體領域和力量領域。
力流動的路徑也非常讓人著迷。過去,我們對力的描述或分析,都還立基於平面環境加上不同方向的直線力,多數時候貧乏地用衝擊與反衝擊來討論。而門內力的路徑則有大量的,在3D空間裡的弧線。多個弧線或直線的銜接對力量進行順暢的導流。意象上就是很美。
若說弧形是我們平常很少接觸,並難以認知與掌握的形狀,那麼螺旋則更高一階。
於目前為止所教授的基本功裡,處處可見體內或體外,各種不同形式的螺旋。捲落、滾鑽、脫身換影、引落摔…居然能將螺旋作大量的應用。而這螺旋又不單是基於美學而存在,是在力量的運作上具有優勢
先前曾與教練分享我對脫身換影的試驗。要移動到對手的後方,平行步比跑得還快、曲線比直線還快,這完全不是我們所認知的運動常理。所以實際就在人行道上,數秒數地磚測試。
結果發現,直線跑過去真的最快…但無效,因為會被輕易地防守;跑弧線的話,身體則會因為失去平衡而自動減速,像機車過彎會壓車減速那樣,讓速度變得非常慢。而使用平行步弧線切入,身體不會受弧度影響而傾斜,擺腿的動作,則自動在這個弧線上形成加速度。確實,這是最快路徑。
只是短短的半年,但課堂所教授的這些技術讓人不禁讚嘆,這是怎樣的靈思,或是代代以來的經驗,才得以發展出這些細緻、精準、周全而具有洞見的技術,並且…合於審美!
很幸運就這樣傻傻地入了門,也很期待接下來的每一堂課程。
第(一)至(二五)堂
2016/2/27-2016/10/15
學員:鄒菲玲
體質太弱,才想著習武強身
而這半年以來確實明顯感覺到自己精神變好。每週教的進度,提神效果都非常顯著,即使只是短短地練個十分鐘也可以馬上有精神,放鬆、平靜、明朗。練習的時候,去感覺身體卡住的地方,思考,再設法排除,到位,也是很有趣的探索與體驗。
正因為打拳對身體結構的要求,讓自己首度有意識、並面對了長年積累的結構不正確:頭部前傾、駝背、脊椎側彎、骨盆前傾…。也真正感覺到姿勢錯誤對身體所產生的壓力。所以除了平時上課的進度,平常記得的時候,就會提醒自己好好地頂頭懸,再把姿勢調整好,無法一次到位,就邊作邊感受,邊修正。
練武強身,其實,也強心
這段期間的學習感想是,有些動作做不到位,不只是由於身體條件還卡著,也需要相應的心理條件才行。
比方說,在練中平引落摔的時候,第一腳的重心一直移不到前方,不是被身體綁著,而是被害怕綁著…面對威脅反而向前踏去,這是需要多大的膽識…連對空氣單練都還要向自己信心喊話,逼自己把重心前移。在被摔的時候,不能害怕,才不會讓身體受傷。
更主動的面對威脅,利於攻擊也利於防禦,身心連帶的結果,為了在動作上作對位,也習得了更為強健的心理素質。
有趣的是,課堂上的實作除了讓我們得以小窺門內技術在武術上的效用;這些技術同樣也是一套處世哲學、是在俗世中打滾的手腕技巧。平行疊臂、引落、避正打斜…可謂是上班族必備的太極基本功啊!
門內的力,很美
我對武術的概念是零,對力學的認識也只有牛頓運動定律。門內對力的操作於我而言,是個全然嶄新的世界。
走結構力不走肌肉力、鬆鎖定或指領的概念本身就是驚人的取徑與自信;持刀的回授力;正確站姿所形成的彈性…等等。這都是過去未曾理解的身體領域和力量領域。
力流動的路徑也非常讓人著迷。過去,我們對力的描述或分析,都還立基於平面環境加上不同方向的直線力,多數時候貧乏地用衝擊與反衝擊來討論。而門內力的路徑則有大量的,在3D空間裡的弧線。多個弧線或直線的銜接對力量進行順暢的導流。意象上就是很美。
若說弧形是我們平常很少接觸,並難以認知與掌握的形狀,那麼螺旋則更高一階。
於目前為止所教授的基本功裡,處處可見體內或體外,各種不同形式的螺旋。捲落、滾鑽、脫身換影、引落摔…居然能將螺旋作大量的應用。而這螺旋又不單是基於美學而存在,是在力量的運作上具有優勢
先前曾與教練分享我對脫身換影的試驗。要移動到對手的後方,平行步比跑得還快、曲線比直線還快,這完全不是我們所認知的運動常理。所以實際就在人行道上,數秒數地磚測試。
結果發現,直線跑過去真的最快…但無效,因為會被輕易地防守;跑弧線的話,身體則會因為失去平衡而自動減速,像機車過彎會壓車減速那樣,讓速度變得非常慢。而使用平行步弧線切入,身體不會受弧度影響而傾斜,擺腿的動作,則自動在這個弧線上形成加速度。確實,這是最快路徑。
只是短短的半年,但課堂所教授的這些技術讓人不禁讚嘆,這是怎樣的靈思,或是代代以來的經驗,才得以發展出這些細緻、精準、周全而具有洞見的技術,並且…合於審美!
很幸運就這樣傻傻地入了門,也很期待接下來的每一堂課程。